意见与回音
暂无图片

姓名:王军良编号:17208

民族:选区:81选区

党派:无党派人士

代表组:虹桥街道代表组

代表联络室地址:虹桥路1155号代表联络室电话:22850847

关于保障改善长宁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区第十七届六次会期意见代表建议第069号)

一、背景 截至2023年底,长宁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3.37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40.7%。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生活服务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保障和改善这些设施,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问题 经实地考察调研,发现存在四类问题,需高度重视: 1、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不足:部分老年人家庭的居家环境尚未进行适老化改造,存在地面湿滑等问题,容易发生老年人跌倒等安全事故。 2、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虽然长宁区已建成多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但部分老旧小区、偏远社区的设施覆盖仍存在盲区,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的便利性有待提升。 3、医养结合服务深度不够: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不完善,家庭医生与老年人签约服务虽有一定覆盖率,但服务内容、频次、质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 4、智慧养老服务应用有限:智慧养老技术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广泛,部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使用存在困难。 三、具体对策 1、加大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力度 制定详细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标准和规范,全方位涵盖地面防滑处理、家具圆角处理、安装安全扶手、设置紧急呼叫装置等方面。提供政府补贴或优惠政策,鼓励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对于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家庭需给予重点支持。组织专业团队为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咨询和指导服务。 2、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制定科学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确保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到到每个社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微更新等契机,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 3、深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加强家庭医生与老年人签约服务管理,完善服务内容与频次,增加上门巡诊、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服务项目。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医养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联动。 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置医疗站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4、推广智慧养老服务应用 加强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咨询、预约服务、远程监护等服务。开展智慧养老技术培训。推广智能穿戴设备、紧急呼叫系统等智慧养老产品,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与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