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与回音
暂无图片

姓名:曹欣礼编号:17258

民族:选区:90选区

党派:中共党员

代表组:程家桥街道代表组

代表联络室地址:哈密路1955号代表联络室电话:22300058

关于进一步疏导化解城区停车矛盾的建议(区第十七届六次会期意见代表建议第033号)

近年来,长宁区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不断努力,积极优化拓展停车资源。然而随着新能源号牌政策、汽车以旧换新、2024年全国汽车生产下线超1000万辆等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区行车难、停车难。长宁区在本市中心城区中“老破小”占比最高,城区停车矛盾尤为显著。 这也直接、间接导致了一些邻里矛盾、毁绿矛盾、小区改造施工矛盾等。 建议:进一步疏导化解城区停车矛盾。 一是政府引导,优化市场配置,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场)。考虑将立体停车库纳入城市微更新项目。 二是重点在商区及周边、景区及交通枢纽周边,规划建设市场化运营的停车项目。在老旧小区及周边规划建设不高于每月500元/辆的惠民停车项目。 三是在建设公共绿地、大型商场等过程中,优先考虑辐射周边的停车系统。

回复内容:
   对区人大十七届六次会议 第03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签发人:黄继平 曹欣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疏导化解城区停车矛盾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新能源号牌政策、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我市私家车辆保有量持续增长。长宁区作为中心城区,停车矛盾进一步凸显。 停车资源优化已连续3年被列入市委民心工程。2024年,根据市停车资源优化民心工程任务目标,完成3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公共泊位242个,完成错峰停车泊位114个。 2025年,区建管委将继续优化停车资源,将停车难题化“痛点”为“亮点”。 针对停车设施设置事宜。区建管委牵头相关部门及街镇积极通过边角空地、桥下空间空地、拆违腾退用地等闲置场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适度设置临时停车设施,推进停车位立体化改造工作,持续整合资源挖潜停车位。各街镇结合精品小区改造,适当调整绿化及小区空间布局,挖潜新增内部停车空间。2023年,结合北新泾街道人民民主调研提出的北新泾周边小区停车难问题,区建管委以桥下空间提升为契机,将剑河路跨苏州河(长宁区段)桥下空间改建为停车场。项目按桥下空间场地最大化布置车位数,将最完整的区域让给停车空间,目前已对周边居民共享开放,缓解周边小区停车难痛点。 针对停车资源优化事宜。公共停车场库方面,从缓解光华医院及周边小区停车难的实际问题出发,我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光华医院AGV新型智能机械车库,实现了将原有的33个常规车位升级为93个智能立体车位,并向周边小区居民提供20个不固定车位进行错峰停车试点。除备案公共停车场库外,区建管委积极推进区行政服务中心及区档案馆对周边居民错峰共享停车位,进一步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共享示范带动效应,聚焦“小切口”,实现“新升级”,服务“大民生”。道路停车场方面,区建管委持续推动完善全区道路停车地磁及高位视频实时监测功能,形成“高位为主、地磁为辅”的智慧道路停车格局,原则上将于2025年底前实现全区智慧道路停车场全覆盖。智慧道路停车场建成后将推动有条件路段开通错峰停车包月服务,缓解周边居民小区停车矛盾。 针对停车系统规划事宜。区规划资源局将结合区域发展定位、人口密度及功能片区分布等因素评估停车位供给缺口,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科学规划公共停车场建设,推动更新项目配建公共车位(如汇川路项目配建100个社会停车位、晶耀虹桥增设80个社会停车位、宜家荟聚中心额外新增50个公共停车位),并将会同相关单位结合慢行道路贯通、附属空间开放、城市更新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区域公共泊位配置,缓解居民停车难题。此外,针对有条件设置停车库的公共绿地项目,区绿化市容局会充分征求区规化资源局和建管委对于项目停车位的要求与意见,依据配比要求将其落实到位,统筹考虑辐射周边的停车需求。 感谢代表对我区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关心、支持与理解! 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姓名:于嘉德 联系电话:52999071 联系地址:哈密路442号308室 邮政编码:200036